2025-01-25来源: 艺术中国 |
展厅现场 2024年12月21日,“山海图志|第一回:逐浪”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赤岭村朝暮艺术馆开幕。本次展览项目由诗人、跨媒介创作者渝儿担任艺术总监,社会剧场实践者成蹊担任策展人,与32位来自不同地区的艺术家共同呈现。展览涵盖行为、实验表演、装置、影像、声音、绘画、诗歌等多种媒介形式,将赤岭作为艺术事件发生的现场,通过驻地创作与社区参与,促进艺术实践与本地社群之间的连接。 展览随着策展人成蹊驾驶“逐浪一号”驶入展厅而启幕。这辆从当地收购、于当地改造的小汽车是整个展览项目生发的起点,是连接着艺术与这片处于山海中的村落的纽带。开幕当日下午,成蹊驾驶着“逐浪一号”穿行于赤岭村的街道,邀请村民们共同参这场与他们的生活有所关联的展览。最后,“逐浪一号”停靠在展厅之中,和车上放映的记录它与赤岭村村民交集的影像共同构成展览的第一件作品。 开幕现场 完成这特殊的“开幕仪式”后,策展人成蹊从“逐浪”的概念出发,分享了他在这一特定场域下进行策展工作的思考。本次展览“逐浪”是“山海图志”项目的第一回,“逐浪”象征着某种行进中的情景,是一种行动,是时间、形态和意识的流动,也是社会、文化思潮和新浪潮的意象。看似永恒的山海日月,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当下时代的不确定性,让我们与岛屿和海浪所处的境遇相通——一种无法掌控的动荡和卷入感,莫名的孤独、不安和随波逐流的无力。 展厅现场 然而,这远离中心的“天涯”和海洋的广阔与变幻也常给人带来自由与无尽的想象,激发着人们选择“出海”和“逐浪”,在动荡之中寻找新的可能。海洋中的浪潮,也是力量与变化的象征。它蕴含时间的流动与形态的迁变,也隐喻社会思潮的风起云涌。浪潮既是自然的现象,也是冒险的隐喻;既象征不可控的力量,也代表主动追逐的精神。“逐浪”,不仅仅是一种流动的姿态,更是一种面对未知的勇气与冒险。 行为、实验表演现场 “山海图志”正是以海洋文化为母题,开启了一次深度的在地性艺术实践。从12月初开始,参与项目的32位艺术家陆续从各地汇集到这里,开启在地创作。他们在山海边游荡,将身体参与进赤岭村的生活,透过海南岛的自然⻛貌、人文历史、⻛俗文化和日常生活,创作者们与当地社区深度对话,试图通过艺术的方式唤醒人与自然之间久违的连接,寻找地方性文化的独特语言。他们将感受和从各处搜罗来的当地材料带进展览空间,以海浪般流动多变的艺术方式编织新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那些不被定义的行为、不被限制的表达,成为了连接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的纽带。这是一个逐渐生成的展览,一场关于海洋与文化、空间与心理的深度对话。 行为、声音表演现场 开幕当日及前后两日的现场表演与即兴创作,则是这场对话在创作生态上的一次集中释放。创作者们各自通过身体、声音、诗歌、参与式行为等形式,与此刻在场的建筑、植物、山海、人群发生关联。从阳光下到暮色中,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身份的人们汇聚在一起,共同感受当下,在自由创作的现场中讨论和交流。 声音、行为、诗歌表演现场 策展团队和艺术家们在赤岭村构建了一处新的连接点,大家将来自各地的经验带到海南,通过艺术的方式,了解赤岭村的语言、历史、习俗、地理、气候、生活方式等本地文化,并探索重新认识和解读它们的可能性。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背景下,“逐浪”让我们有机会重思自身处境,并再次想象一种共同存在的世界。 展览在冬至这天开幕,这是一年中夜晚最长的一天,此后夜晚开始变短,白天逐渐变长。作品随时间动态呈现,直至春分“日夜平分”,展览结束。这种节气的节奏,回应了“逐浪”对时间、变幻与生命的思考。展览并非终点,而是这不断更新的生态中的一个短暂节点,它所激发的思考将继续与社区共同生长、绵延。在三个月的展期中,我们也将持续发起线上、线下活动,以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流动状态,开启更多对话的可能。 展厅空镜 山海图志|第一回:逐浪 12024.12.21—2025.3.20 艺术总监:渝儿 策展人:成蹊 艺术家:柴觅、邓菡彬&是秋、李昶、李晓琳、卢青、刘㔻、谭天、唐宁、许瀚&王泽昊、潇剑、耶苏、于艾君、杨欣嘉、岳昱辰、张一&(小组:柴子瑞、高尼娜、罗安禾、李佳卿、吴菲凡、王小艾、王誉霏、徐灿阳) 艺术家&实验表演:Andrej Bako &卓梦婷、阿科、红杏、金今今、热情学院、松郎、杨堉 出品人:王一 主办:朝暮艺术馆&别处文化 地址:海南省陵水县英州镇赤岭风景区望海路36号 责任编辑:王洁 |